机械-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
包装,是人们平常生活不可分割的1部分。在今天这个物质极其丰富的时期,作为消费者,对包装有着比较深入和具体的判断。消费者们参与到了包装设计当中,他们的意见与感受就是设计者的根据和目标之1。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包装设计已不是设计师所属的专利。脱离开消费群体,设计师们所津津乐道的设计就是空中楼阁。我相信成功的包装设计师对消费者的意见所持的态度其实不亚于他对自己灵感的珍视。“最好的包装就是没有包装”,这是发达国家极为流行的1种提法。这其实不是简单地回到商品的原始状态,而是要求包装应当同其包裹着的产品到达高度上的完善统1。基于此,探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1段时间内中国包装设计的趋势和走向,对包装设计人员的构思观念,对消费者的消费行动,乃至实现人类社会的可延续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1 “人性化”的包装设计 “人性化”的概念不是在完成1篇设计论文时1句时尚的用语。固然它也其实不抽象。当我们轻易地拉开1个易拉罐包装的时候,当我们拎着1个手提袋并发现提手给予其柔和的手感并觉得省力的时候,当我们拿起吸管打算喝热饮,发现杯身给予温馨的提示:“不能用吸管喝热饮”时,这1切都让人感遭到了亲切的生活力息,而“人性化”的概念也就已在那里了。可以从许多有关包装的专业论著中查找到有关包装设计的定义、功能、主旨、标准等,也能够用长长的字写下对它的认识,但是所有这些抽象的概念,只为了1个目的:那就是让不同层次和职业的消费者走进商场,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准确无误地拿到他们所需要的商品,同时给他们带来美的享受。这类美感,来自包装的色彩、版式及材质上。用环保的材料,让消费者知道“这个商品是令人安心的、健康的”,而材质的柔软、坚固或光泽度的变化等会直接唤起消费者意识深处的感受,这类感受包括了文化的烙印和世代相传的生活经验的记忆 。而色彩和装璜图案则告知消费者“平淡、浓郁、酸甜”,“温馨、活泼、大方、简朴、阳刚、华丽”等概念,这些都将帮助消费者准确无误地选择合适商品的同时,也把“美”传递给了他们。当儿童或年轻人以奇特的方式打开它,或从中找到玩具的痕迹时,老年人以便捷的方式使用它、寄存它时,人们用完商品把它的包装当作藏品1样收藏好,我想它已起到了为建造人类健康的生态家园而不可估计的作用,并变成了1件具有社会心义的事情。 而对“人性化”观念片面的理解,常常演变成为追逐高利润、高附加值的现象不断出现,华而不实的包装、奢侈夸大的包装、用有毒、有害的材料包装,用华丽的包装掩盖劣质产品等,这满足了少数人(包括某些商家和消费者)的短时间利益而牺牲全人类的长远利益。面对诸多异化酿成的危害,迫使设计师和消费者不能不对当前的包装设计进行反思,不能不把眼光放的更加长远,心态摆的更正。设计师对人性化的感悟和认同是体现包装设计中人性化的关键因素。设计师有义务和职责把自己对人性化的感悟传递给尽可能多的人,特别是拜托设计的商家,争取商家的认同,与商家携手合作。同时,正是设计师决定了以何种方式、何种形态让人们线人1新,把带给人们美感、方便人们使用、提示人们对他人的关爱等等人性化的服务落到实处。 2 “绿色化”的包装设计 “绿色化”也就是环境友好包装,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庇护生态;环保意识;人类本身健康安全意识;自然及其舒简的设计理念;可延续发展的设计意识等。它从环境保护动身,首先通过设计创造出1种无污染,有益于人类健康,有益于人类生存繁衍的生态环境。不论技术将来走向如何,发展有多先进,绿色观念永久是包装设计的重要理念。这就要求设计师放弃那种过分强调产品外观设计的标新立异的做法,而将重点放在真正意义上的“责任”、“道德”上的创新,以更道德、更负责的态度和方式,更加简洁、持久的造型设计,创造生产生产品形态的同时,转达绿色、健康的精神,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方面,绿色包装可以减缓资源危机和污染防治压力。资源与能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及人口的快速增长,都迫切要求人类实行可延续发展战略。而作为社会生产组成部分的包装业,也必将走延续发展道路,进行绿色包装。据统计,全球仅塑料包装用量就达3000多万吨,我国是世界第4大生产国,年产量达1500万吨,其中用于包装的占30%。我们可以选用可降解材料,可食用性材料,可回收再利用材料等进行包装,还要注意绿色运输、绿色设备、绿色管理、绿色工艺和绿色消费,使“绿色性”贯穿全部产品乃至人类活动的所有环节中。从而优化利用资源和能源,最小化对环境产生污染,乃至到达“零污染”。另外1方面,绿色包装设计体现在它所蕴涵的精神思想。绿色观念不断向人们转达“关爱环境、关爱健康、关爱生命、关爱地球”的理念房屋违建能强拆吗,引导人们抛弃有害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绿色消费”,为自己和全部人类创造出自然、和谐的生活空间。 作为国际潮流趋向的“绿色化”包装,我国也10分重视其发展,但目前相对国外就较为缓慢。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率低,人民大众的环保意识薄弱,安全检测机构和人员数量不足,技术和设备相对滞后,引发的有机物污染、致病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污染的现象比较普遍。国家有关部门应抓紧建立既适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绿色包装管理体系及相应的政策法规,以适应国际绿色贸易的需要和全人类可延续发展的需要。 3 “民族化”的包装设计 世界上每国家和民族,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构成了与其他民族不同的语言、习惯、道德、思维、价值及审美观念,从而也构成了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在包装中融入民族特点与文化,是民族个性的体现,也是获得消费者本民族审美认同的直接方式之1。受着其民族文化意识的影响,每个国家存在着各自间的设计观念与风格上的差异。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工业文明较发达的国家与民族又逾越了这1区域性的屏障,在保存自我文化意识的同时,找到了在时期性上的共同观念与语言。这就是当今国际包装设计发展的现实。 就西方大区域而言,各工业强国的包装设计风格与观念,经过几10年的发展与演变,已从20世纪中期的写实、装璜风格走上了更加讲求简洁,重视环保意识,寻求明确的信息感与时期气味的道路。但西方国家与国家之间,在包装设计思维主张识1致的条件下,也存在着各国不同的风格。如法国的设计常常犹如法兰西民族的气质1样,随意、浪漫,充满灵气;意大利人的设计以优雅、浪漫、大方与完善而著称;德国的包装那1丝不苟的画面使商品阔别世俗生活,更多地在于庄严肃然的祈祷和许诺,设计科学性、逻辑性强,具有严谨、理性的风格;英国的包装或多或少地流露出1种居高临下的名流风度,因此,大红大绿和高纯度的色彩就难于在他们的包装上立足,而各种成熟老到的复色常遭到欢迎,在图形构成上也比较崇尚传统;而美国的设计却常是很现代且带有较浓郁的商业气味。 作为东方工业强国的日本的包装设计却以其极具民族风格,又完全符合于世界潮流的手法到达了令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同行们赞叹不休的水准面对城管强拆怎么处理,在国际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他们把眼光投向西方大国,在吸取欧、美表现情势的同时,始终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即现实主义的记实性描写和情势主义的装璜风格相结合。构成了具有新颖、灵巧,充满人情味的风格。 而中国,作为1个具有56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博大精深的优秀民族文化内涵,这是我们后人享用不尽的文化宝藏。当前,我们处于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时期,世界上许多先进文化与技术不断传入我国。包装设计师必须清楚地意想到周围世界及其发展趋势,不能囿于自我中心的意识,走向设计民族本位化的道路,要看到其与各门学科的密切联系,扩大和更新我们的知识,挣脱传统设计的桎梏,促进包装设计的更新与发展。包装设计只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吸收、鉴戒外来文化中的营养和精华,牢牢掌控住时期运行的大动脉,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情势,将传统文化中的元素以国际化的设计语言表现于包装风格中,逐步构成有中国特点的包装设计文化,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广大消费者的审美意识,才能使这个民族的文化在世界性的时期潮流中独树一帜。 4 结 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间交换与合作的深化,使中国包装设计也必将走向全球化道路。充分而正确地掌控住“人性化”、“绿色化”、“民族化”及时期性的设计观念的大动脉,才能对当今包装设计方向有1个超前度的认识,才能以1种与当今时期相吻合的节奏,找到1条具有本民族文化特点的路。才是当前乃至未来包装发展的主流趋向,更是中国包装设计跻身于世界先进之林的关键所在。 信息来源:包装工程